地域文化对音乐的影响

点击数:651 | 发布时间:2025-06-14 | 来源:www.xnqdeu.com

    民歌作为表现大家各种心理的方法,已经是家喻户晓、深入人心,那优美的旋律、动听的歌声、朴实的语言,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喜欢民歌的人。大家把民歌作为抒发自我情感最真挚的方法,用以表达喜怒哀乐。伴随年代的变迁与更迭,民歌在持续的革新和进步中,规模日趋庞大,内容、体裁、风格和表现方法日益完备,并呈现出浩如烟海之势。它体现了大家民族的音乐素养、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,是民族音乐遗产的要紧组成部分,也是最值得大家珍视、继承和借鉴的宝贵财富。本文拟从浩如烟海的国内民歌宝库中摘取一朵小花,谈谈不同地域的《绣荷包》(有关谱例见P47)的艺术特点。

    《绣荷包》的曲调多姿多彩,分布在每个省份、每个区域,以少数民族区域较为容易见到,是最能代表小调基本特点的民歌。《绣荷包》音乐形式规整、结构严谨、内容形象生动。旧时女子表达爱意,常以荷包作为感情信物,把绣制的荷包捎给情人,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,是男女双方爱情的象征。小调是音乐表现力最细腻、最婉转、最秀丽的音乐体裁,最适合表达《绣荷包》中的细腻感情。传唱中相互吸纳、相互感染,又经艺术家的不断加工、提炼,《绣荷包》在漫长的演变中升华而日臻完美,形成不同区域的不同艺术风格。

    如山西的《绣荷包》,这是一首传统的民歌,抒发了年轻女子对远走口外的郎君的思念之情,它带有西北民歌的特征。描绘了一位含情脉脉的女子心绪焦虑、急切的复杂情绪。歌里好像让大家感觉到了一些惆怅、感伤的意味,它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,勾画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的优美画卷:“3月情人捎书来,要一个荷包袋”,把女子的爱心捎给了远方的男女朋友。细心的女子在荷包上绣制了杨柳低垂的自然景象,仿佛回到“十五明月”的映照下,春风吹拂着杨柳和谐、自如地摆动,月光映照着杨柳树下的一对男女朋友,宛若倾诉着要离别的伤感。“荷包上绣上一只船”,意思是架起了生活航帆,表达对将来生活的无限幢憬与向往。

    原始唱段有34段,经后人提炼、浓缩为目前的五段词。整个民歌是四乐句结构。曲调为上、下两句式的单段结构,唱句是五句式的短句,上句由两句构成,“初中一年级到十五,十五的月儿高”是“启承”乐句,骨架音是“5”音,旋律走向为上升趋势。

    又如陕西民歌《绣荷包》,有着典型的西北风格,音乐纤细而流畅,饱含激动、开心的情绪,结构规整而紧凑。歌曲描绘了一位热恋的女子,深夜一个人在闺房的油灯下为情人一针一线地绣制着荷包,触景生情地把圆圆的月亮、皎洁的白云绣在荷包上,寄予了她对远在他乡情哥哥的无限爱恋,也表达了少女纯洁无瑕的感情。她仿佛一边绣制着荷包,一边遐想着、憧憬着两人将来的生活。在幸福爱河的畅想中,无声无息地到了“寅时”,听到窗外连绵持续的细雨,雨声打破了夜的寂静,烘托起了主人公内心喜悦的心情。无声无息地到了“卯时”,此时天已经亮了,女孩的心好像还沉醉在爱情的畅想中。此曲文词干练,巧妙地借用了时间的办法,为大家勾画了一幅情意绵绵的艺术场景,塑造的人物形象聚积了中国妇女典型的性格特点特点,内向、充满智慧,内心情感丰富却不擅长言表、不擅长释放、不擅长与外面交流,一直把情感藏起来,偷偷地一个人自我品味。这种创作文笔在体现人物形象的同时,更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作智慧与想法。

    四川的《绣荷包》既不同于山西的,也不同于陕西的,有着浓厚的四川风格,曲调高亢、嘹亮。它既想表达无限衷肠,又羞答答地不敢将情意完全打开。急切想得到爱意,但心里又有所害臊,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少女细致、复杂的内心活动。以正词陈述的旋律有起伏和大跳,而且有曲折、流利的特征。音域宽广,步伐变化多姿多彩。全曲由上下句构成,上句四小节,在曲调结构中起着“启、承”有哪些用途。刚吐出半句就被稍轻的、起伏较小的衬腔打断,引发、陈述了音乐主题。下句也是四小节,是曲调的“转、合”,呼应上句,贯穿了旋律主题于半伸半收的叙事手法之中。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少女紧张、焦虑不安、半遮半掩的心绪。歌曲内容和曲调紧扣主题、人物形象,较好地把握住了结构的严谨性。全曲共分两段,第二段的旋律稍稍有的变化,主干音以1、8、5、2为主,属宫调式,是七句式的语言结构。

    云南弥度花灯调《绣荷包》,是一首曲调优美、感情细腻的情歌,富有云南的地域风格。运用平铺直叙的手法,表达了少女急切、开心、热烈的情绪。步伐欢快、鲜明,具备民间花灯载歌载舞的特征。勾画了一位俊俏、纯真无邪、浪漫、热情奔放的女子,热烈地追求爱情,向往幸福生活的迫切心理。她绣制荷包,想把它“坠在”情郎的腰上,捎去对情郎的一片心意与真情。这是一首由三句组成的民歌,上句有两个小句,全曲有两段,每段三句,每句两小节。七句式的结构,属羽调式。调式正音有时是“6、2、3”,有时是“6、1、3”。羽调式色彩一般表现得稍暗淡,较适于悲伤、内在的情感,而这首《绣荷包》在节拍、步伐、速度的调整下,打破羽调式的常规,表现得极为开朗而欢愉。

    从以上四首不同区域、不同风格的《绣荷包》剖析中看出,尽管所表达的内容相同,但它们的地方色彩、民族韵味及风格各有差异。俗话讲 “千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”。所谓“一方水土养一方”、“一方水土出一方调”。山西又称山西高原,坐落于华北太行山以西,地处黄河中下游,所以喝的是黄河水;陕西坐落于国内的西北,与甘肃、青海接壤,地处黄河中游,以黄土高坡著称,喝的也是黄河水。四川坐落于西南,长江上游,以盆地著称,喝的是长江水;云南坐落于西南边疆,云岭以南,跨越云贵高原南部,其间有澜沧江、怒江、元江,所以喝的是这类江域之水。地势、地域的差异,甚至区域温度的差异,势必地为各地人民带来不一样的生活风俗、风土人情、性格风韵,同时引起语言的差异,影响民歌旋律的形成,左右演唱艺术的再创造。

    通过上述四首《绣荷包》的剖析与概述,使大家知道不一样的民族特点、风格特征与艺术环境。它所升华的艺术情趣和艺术标准不止局限在一个区域、一个民族,而是感染不同区域、不同民族的姊妹艺术,形成民族艺术的大伙族。如江苏、山东、天津、黑龙江、广东等各地,都有我们的《绣荷包》,可见它流传地域之广,传唱者之多。不只这样,它还可以形成多种变体或创作素材,引入到音乐创作中去。各地的《绣荷包》既变化万千又同出一辙,既千姿百态又保留旋律的大体相似,细细体味起来,确实引人入胜。这类独具一格的地域音乐,所反映的风土人情、风俗习惯、心理状况等很多方面也均有我们的特点。

  • THE END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
专业院校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©2018-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(https://www.bzgdwl.com/)
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-1

  •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

  • 中国考试人事网

首页

财经

建筑

医疗